Tuesday, August 7, 2012

51_無上密與大手印 - 龍樹菩薩四念處



龍樹菩薩四念處

寫「大手印法」,何以談「龍樹菩薩」,因為龍樹菩薩,是密宗傳持之祖師,而且他在南天竺,教南天竺國王佛法,當時國王信佛,請龍樹為國師。龍樹菩薩在國王前演說大智度論的中道義理,這義理就是「大手印法」的「四念」。

  龍樹菩薩的心注四念處,如下:

  一、身念處——觀身性空。

  二、受念處——觀五受陰,空無所起。

  三、心念處——觀諸法不生不滅。

  四、法念處——不絕注視前三處行法。

  我特說明如下:

  「身念處」——修習「大手印法」,經常要念自己是學佛人,常觀想「身念處」,父親在於右,母親在於左。六道父母及一切的眷屬親人,在週圍團團包住。地獄就在最近處,再其次是餓鬼道,再其次是畜生道,再其次是人道,再其次是修羅道,最外圍是天道。

  若自己不修佛法,自己終久一定墮落,凡一切有情,莫不如是。而這「身念處」,的一切有情,均是世間之現象,一切均要經歷了成、住、壞、空的四大時期,而一切的人與親眷,都要生老病死的。所以「身念處」觀「身性空」。破色身及我,乃至金剛經中說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畢竟全是空的。

  「身念處」,是觀身性空。若者,是凡夫。若悟者,就是佛。

  原則上,這「身念」,同「初機學佛」的觀念相等,但,這種觀念看來是「初機」,其實能看破的人也不多,大家都知道「一切物質終必空壞,一切生物必老死」,沒有一個例外,但看不破的人,仍然追求聲色名利而不休。而迷的人,自然要落三界,入輪迴而入六道凡夫。

  所以常觀「身念處」是「觀身性空」即是出離第一法。

  「受念處」——五種受陰,原是五種妄想造成,並非真如所本有的。這些因果是互相牽連的,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這色「陰」是有相的。這受「陰」是色的觸,這念頭的升起,就是「想陰」,這散心粗行,就是「行陰」,而一切的變出化入就是「識陰」。

  原則上,五陰的根元,是由於一念的差錯,以致於真妄完全摻合在一起,變成了「識陰」,由識而產生了色、受、想、行。互相重疊及第次產生。

  一般來說,要滅五陰,先要滅「色」。而一切的根元又是「妄想」而起。釋迦牟尼佛曾說:「五陰怕以妄想為根本,我們的自性是精明妙常的真心,本來是清淨圓滿的,也是一念生,塵不染的。五陰的產生是因本覺妙明真精的妙心中,一念隨緣,便轉成妄想。」

  所以「大手印法」的學佛者,在「受念處」,要認識五陰的虛妄,自然對生死,產生深切的厭離之心,知「受念處」,觀五受陰,知有涅槃的真正大樂,不再貪戀塵勞的三界火宅。

  「心念處」——觀諸法的不生不滅,有一偈:「因緣所生法,不生亦不滅,不斷亦不常,不來亦不去,不一亦不異,息滅諸戲論,敬禮佛所說,寂靜微妙法。」

  這是要「大手印」的學佛者,觀想這世界原是眾生心念而生,所以有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先要把「有染之心」制了,由於「六塵」不再產生,就消除了一切業,到了一念不生的時候,六道輪迴便消除了,如此十定出了三界。

  這「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就是諸法不生不滅。到了「諸法不生不滅」就是「空幻一如」,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不執著、自心平等而住。即自覺覺他,自度度他,覺行圓滿的菩薩心念處。

  「法念處」——「大手印法」的修持者,要以前面所述「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時時不間斷的觀想,不得鬆懈與馬虎。由於有這「龍樹菩薩」的四念處觀想,妄想不再產生,因而得證大圓滿的大手印

  我寫一偈:

  塵觀法界性

  身受心皆境

  大手印是法

  亦即中道義 


Related Post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