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位为佛教用语,在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中的内容有所差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指的是修佛所达到的境界。
佛教用语,指的是修佛所达到的境界。
佛教用语,指的是修佛所达到的境界。
果位~Phala~Fruitful Status - A buddhism term pointing to the level/stage attained by Buddhist Cultivator.
須陀洹(巴利語:Sotapanna)是由巴利語:sota(意為河流),與巴利語:āpanna(進入者、勝者),合成,字面意義為進入河流者、於河流中的勝者。
釋迦牟尼佛以河流來比喻八正道,遵行八正道即是入流。
釋迦牟尼佛以河流來比喻八正道,遵行八正道即是入流。
能夠入流的要素(入流支)有四個:
成就四不壞信,就可證須陀洹果。
在說一切有部的《雜阿含經》中說, 要得到須陀洹果,要修行五根,斷三結。
但在上座部的巴利聖典中, 要得到須陀洹果, 須具有七種智:
沒有五蓋的污染,如實知,如實見,內心有覺悟真理的能力,得第一種智。
反覆修習, 常修習(沒有五蓋的污染),得到止息,寂滅,得第二種智。
沒有外道有這樣的見解,得第三種智。
依法的本質而行,無論犯了任何戒,都會立即向導師或智者同修懺悔,說出自己的過失,好讓將來約束自己,不再毁犯,得第四種智。
即使要為同修做各種辛勞的工作,自己也不會忽略戒增上學,心增上學,慧增上學,得第五種智。
當如來講授法和律時,會求取義理,思維作意,全心全意地聆聽法義,得第六種智。
當如來講授法和律時,會得到一份由法義所帶來的樂受,會得到一份聞法的歡悅,得第七種智。
沒有五蓋的污染,如實知,如實見,內心有覺悟真理的能力,得第一種智。
反覆修習, 常修習(沒有五蓋的污染),得到止息,寂滅,得第二種智。
沒有外道有這樣的見解,得第三種智。
依法的本質而行,無論犯了任何戒,都會立即向導師或智者同修懺悔,說出自己的過失,好讓將來約束自己,不再毁犯,得第四種智。
即使要為同修做各種辛勞的工作,自己也不會忽略戒增上學,心增上學,慧增上學,得第五種智。
當如來講授法和律時,會求取義理,思維作意,全心全意地聆聽法義,得第六種智。
當如來講授法和律時,會得到一份由法義所帶來的樂受,會得到一份聞法的歡悅,得第七種智。
證初果的先決條件是:
親近善士
聽聞佛法
內正思惟
法次法向(依循正確的修道次第)
說一切有部的《法蘊足論》卷3:
「預流果者,謂現法中,已於三結,永斷遍知:謂有身見、戒禁取、疑。彼住此斷中,未能進求一來果證,名預流果。」
斷三結(即三縛結),即身見(我見、薩迦耶見)、疑見、戒禁取見三種:
斷我見:在見解上,不再認為五蘊有永恆不變的“我”、“真我”、“實我”、“靈魂”。
斷疑見:即斷除了對佛、法、僧、戒律等的一切疑慮,對佛、法、僧等有了堅固不變的信心,不再懷疑。
斷戒禁取見:入流聖者見證了苦集滅道與涅槃的過程,能分辨有益與無益的行為,不再迷信於無益的宗教儀式、禁忌、戒條等。
因此成就四不壞信者,就證得須陀洹果。
得須陀洹果的聖者,有兩個特點:
不墮法(avinipata-dhamma),又稱不墮惡趣法,確立戒行,不犯導致投生惡趣的六種惡事,不會得惡果報,不會墮於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
斷我見:在見解上,不再認為五蘊有永恆不變的“我”、“真我”、“實我”、“靈魂”。
斷疑見:即斷除了對佛、法、僧、戒律等的一切疑慮,對佛、法、僧等有了堅固不變的信心,不再懷疑。
斷戒禁取見:入流聖者見證了苦集滅道與涅槃的過程,能分辨有益與無益的行為,不再迷信於無益的宗教儀式、禁忌、戒條等。
因此成就四不壞信者,就證得須陀洹果。
得須陀洹果的聖者,有兩個特點:
不墮法(avinipata-dhamma),又稱不墮惡趣法,確立戒行,不犯導致投生惡趣的六種惡事,不會得惡果報,不會墮於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
正定聚( sammatta-niyata),又叫正性決定、決定正向三菩提、決定正向於正覺,成為須陀洹之後,定力不退,因此再也不會轉為凡夫,必定到達最高的覺悟。
須陀洹果與斯陀含果的成就,代表三無漏學中的戒行圓滿,雖尚不能夠永遠脫離輪迴,但已永遠不會墜落至三惡道,在於人、天中,至多往返投生七次,就可以究竟解脫,因此又稱七有。
三結
在巴利聖典中, 初果的質素是:
「那些斷除了三結的比丘,能得須陀洹,不會墮落惡道,肯定會得到覺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