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October 1, 2014

蓮生活佛講心經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蓮生活佛開示蓮生活佛講心經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Link: http://www.tbsn.org/Chinese2/talk.php?classid=20&id=193&keyword=&page=0

 各位上師、各位同修:大家晚安!今天我們再繼續講「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上個禮拜我們談「無智亦無得」,那麼這個禮拜我們要講「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剛才趙少東上師提到「真佛宗」的皈依弟子有一百二十萬,現在是要修正一下了,現在有一百五十萬。
很多人以為真佛的弟子怎麼增加了這麼快,這個是什麼原因呢?
是有原因的,因為最近很多人每一次寫信來,提到皈依,他都講陳家歷代祖先,還有那個洪家歷代祖先,李家歷代祖先。

反正每一家的歷代祖先,他這個當子孫的,全把幾百代幾十代的祖先統統皈依了。
那我們估計這皈依的人數,好像這個陳家歷代祖先,就把他估計一萬人,一萬人太多了!
一千人就好了。
真佛宗」一百五十萬個弟子當中不一定都是我們這些,其實都是一樣的,反正都是六道眾生嘛!

好,我們沒有分別現在是活著的,還是已經過去的,反正他們在冥間也是皈依的,也是六道眾生之一。
統統都可以皈依。
所以我們「真佛宗」的弟子比那些一般的法師的弟子增加得更快。


  那麼我們再談--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以無所得啊,這一句話,就是引申到前面那一句話,「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這個「以無所得」,是什麼意思呢?

也就是說菩薩,「菩提薩埵」四個字的意思是菩薩的意思,那麼「以無所得」,在我們以前談過的,也就是說這個宇宙當中這個原來的自性,原來的佛性,本來就是你自己的,那麼因為是你自己的,你既然明心見性了以後,你還有什麼得呢?

這本來就是你自己的,所以你根本就沒有得。
所以有一句話講,假如講有所得,就不是菩薩。
就是因為無所得,所以你才是菩薩。

當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在入甚深禪定的時候,祂最後所看見的,祂所講出來的這個心中心的這個話,也就是開悟的話,就是說一切都無所得;所以心經裡面才有這一句話,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菩薩」兩個字,祂又有解釋的,「菩薩」兩個字,可講這個是大心,一個很大的心。我們眾生的心是什麼心呢?
眾生的心是跟菩薩相反的,就是小心。
小心的意思不是叫你這個Be careful,而是表示眾生的心是很小的。

那麼「菩薩」是說翻譯成為覺有情,就是去覺悟,用自己去覺悟有情的眾生。

那麼菩薩祂要行很多的事,如何來證明祂是一個菩薩呢?

我們很簡單講了一句話,就是說:你假如還有所得的話就不是「菩薩」,那你假如是一個完全無所得的人,好像是說你一切都是等於虛空的,你的心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等如虛空的心的時候,才叫做「菩薩」。

  我們曉得在密教裡面有四無量心,四無量心加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大心。

我們以前常常提到「慈悲喜捨」這四個字,
那麼這個「慈」字,慈悲這個「慈」字啊,我們都解釋成給大家快樂。
那麼這個悲字啊,就是解決大家的痛苦;
那麼這個「喜」字呢?
就是永遠歡喜的這樣子去做;
最後這個「捨」字,就是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完全沒有保留的去給予眾生。


我們今天來談這個「捨」字,這個「捨」字就是無量捨。

我覺得菩薩裡面祂含有這個無量捨的這個精神,是非常非常的重要的。

一個人,能夠不只把自己的東西施捨而已哦,他把自己的生命,跟自己所有的時間,完全是給予眾生,不求回報的話,這個就是一個菩薩的精神;這個菩薩的這一個捨的精神跟眾生的這一種心啊,剛剛好是相反。


  現在我們在做真佛行者,可以講起來我們學佛都是想當菩薩的,每個人都是講,好像年紀大一點的,就稱為老菩薩。
這個中年的,就稱為菩薩師姐,菩薩師兄。
那麼小孩子,我們這邊有很多小孩子,我們稱為小菩薩。
都是菩薩嘛!
那學佛當然不能說一下子都成佛啦,那麼至少你就是現世的菩薩,但是我們現在的菩薩都是希望能夠多去賺一點錢。
那麼我們現在的這一些菩薩都希望去住比較好的房子。
現在的菩薩啊,都是吃菩薩。

我聽說我們廟裡下個禮拜開始重新要再收費了,那個就是星期六晚上那個吃齋飯哦,重新又要收費,一個人規定好像一個人三塊錢或是五塊錢,我不清楚,總是下個禮拜又要開始收費,每一個人要收費了。
因為打齋的人少了,就是說拿錢出來請眾生吃飯的人少了,是眾生吃菩薩的多了。

當然有很多弟子是很發心的,他把自己的這個錢省下來,那麼他跟眾生結緣,那麼就是說我拿出來給眾生享用一頓很好的晚餐,這種心,是一種菩薩的大心。

所以我剛才講說現代的菩薩,就把真正的菩薩統統都吃光了,我希望我們還有這個現代的菩薩再去來一下子,這樣子以師尊做榜樣好了,那麼今天我就出二千塊錢,今天晚上我地想要做一下菩薩。
所以出二千塊錢就有好幾個禮拜當菩薩了!
我希望有很多菩薩接力下去,能夠跟眾生結緣。

你知道結緣是有很多的好處的,因為你跟眾生只要結了善緣,是很好的緣的話,不管如何,時間再久,他始終受到你的好處,在未來世之中,他永遠是你的貴人。

當菩薩的人是以無所得的心,去行菩薩道。
也就是我行了菩薩道以後呢,我並不是求什麼,我是無所得,我並沒有要名,要利、要地位,什麼都不要的,這個才是真正的菩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面談到的--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因為你根本什麼都沒有得,你根本不求什麼,沒有得什麼,完全是一種「捨」的精神,給予「慈悲喜捨」這種「捨」的精神,這個才叫做菩薩。
所以宇宙的心,本身就是一個大心。

那麼到了眾生的心的時候,就變成小心。
眾生的心都是有所求,而且是有所得。
談到這個心,又想到心內求法跟心外求法。

  剛才趙上師他請到什麼是心內求法,什麼是心外求法

我曾經講過,大家在講這個「空性」,講這個「空性」的時候,我不是講了很多很多這個「空性」的解釋嗎?
那麼有人解釋「空性」是怎麼講呢?

他說反正什麼都是空的,一切都是空的。
那麼也就是說天也是空的,地也是空的,眾生也是空的,我也是空的,你也是空的,所有一切有形的物質都是空的,包括什麼都是空的,連陰國也是空的,天堂地獄都是空的。

其實這一個說法是錯誤的。為什麼是錯誤的呢,因為這就是「頑空」

這個佛法裡面講的,這個「頑空」很難解釋,是頑固的空。
假如你認為宇宙之間全部一切都是真空的狀態,一切無所有的話,那麼連陰國啊,天堂地獄都沒有了,這是不合乎佛法的。

  那麼又有人解釋「空性」怎麼解釋呢,他是講說:
這一切有形的物質,好像山河大地啊,房子啊、車子啊、這個地球啊、星球啊,將來都會壞掉,成、住、壞、空,這一切都會壞掉的,這一切都是空的。

他講說,只有這個心靈的世界才是真的,心靈的世界才是實有的,這個講法也是不對的。

因為宇宙的真理是一,是一種絕對的,宇宙的真理是絕對的,怎麼分成一個是空、一個是有呢?
有形就是空,無形就是有,這個也是不對的。
所以這一方面「空性」的解釋也是不對的。


  那麼有人講說,理它什麼空不空,理它什麼有不有,反正你不要講空,也不要講有,就是不管它。
不用意念在空或者有之間,你就可以得到「空性」

好像是說人家講這個什麼是空,什麼是有,什麼是有,什麼是空,統統不理它,也就是不去執著空或者有,完完全全景不理會,這樣就能夠把「空性」顯現出來。
也有這一種講法。
但是這個也是不對的,因為你說你不要去理會是空的啦,還是有的;不理它,其實你不理它已經是在理它了。
你一天到晚想說我不理你,我不理你,其實就是在理他了!
既然不理他,為什麼天天在講他?
不理他,我不理你啦,我碰到你說哦,我不理你了,其實你就是在理他了,那麼這個也是行不通。

  趙上師剛才講的很清楚,因為啊,你所謂的山河大地統統是空的,或者是說這個無形的世界才是真的,有形的世界是空的,或則是說完全不理它的這一種,都是在心外面做事情,全部都是指著外面的,你沒有想到你自己,真正的「空性」,是自性空。

真的,外面的不用你去管,你空了自己,才能夠找到真正的「空性」

這個就是不向外求,向你自己的自性去體會去空,這個叫真正的「空性」。

所以做為一個菩薩,並不是祂的心大到跟宇宙的心相比,而是祂自己的無形的心,你自己空了自己的時候,一切無所得的時候,就已經是菩薩了。

菩薩的「捨」啊,是完全沒有為什麼自我的,絕對沒有,這個才是真正的體會到「空性」

所以菩薩當然是以「無我」做為祂的基礎,無我才能得到自性空。

這裡所講的「空性」,並不是講宇宙、也不是講外在的,也不是講心靈的,完全講自己空了自己的自性。

所以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一部開悟的經典,它是非常偉大的。

菩薩的偉大也並不是我們眾生可以真正去了解的,富你真正成為一個菩薩的時候,你才能夠了解菩薩的心,期望大家都能夠做一個真正的菩薩。

  嗡嘛呢唄咪吽。

Related Post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