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January 2, 2012

2-1-2012 黄大仙 -赤松子


黄大仙 - 生平梗概

黄大仙黄大仙
黄大仙名初平,因在赤松山修炼成仙故又号赤松子,晋成帝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八月十三出生于金华丹溪。
据道藏《赤松山志》载:丹溪皇氏婺之隐姓也皇氏显于东晋上祖皆备德不仕明帝大宁三年四月八日生长子讳初起是为大皇君成帝咸和三年八月十三生次子讳初平是为小皇君二君生而颖悟拔俊秀耸有异相。黄初平八岁开始牧羊,牧至十五岁时在山中遇神仙广成子,见他聪颖善良忠厚,于是带至金华赤松山石室洞中学道。从此初平绝弃尘世追求,潜心修行。积世累功逾四十年,终修得正果。其兄黄初起,思念初平,加之多年来音信杳然,于是跋山涉水四处寻找初平,历年不得。四十年后在市中遇一善卜道士,问卜初平下落。道士告之在金华山有牧羊儿与其弟相似,并将其带至赤松山石室洞,兄弟终于相见。初起见初平神通如此,遂抛妻别子,专心修行。并在仙师的指引下,共服松果茯苓饮泉水,聚天地之灵气,精心研究道义,双双修炼成仙。后隐居山中石洞教授弟子,均得道成仙。玉帝命小皇君主赤松山并赐神姓,掌管天上世界。宋代元符淳熙两位皇帝先后诰敕“崇其美名,褒其有求必应”淳熙十六年封大皇君冲应真人小皇君养素真人,景定三年加封冲应净感真人,养素净正真人。唐本观道士舒道纪有诗为证:松老赤松原,松间庙宛然。人皆有兄弟,谁得共神仙。
黄大仙不仅在家乡造福黎民,而且仙游各地“普济劝善,助人为乐”,海内外侨胞视其为中国道教在南海的最高尊神。宋代元符淳熙两位皇帝先后诰敕“崇其美名,褒其有求必应”。李白苏轼郑士懿等均有诗赞之。历代传颂黄大仙“驱邪扶正,除暴安良”。在英殖民经济时期大多数港人崇奉赤松黄大仙,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黄大仙擅长炼丹和医术,曾“治病救命,佑福保安”被尊为财神和吉祥之神,全国各处的黄大仙祠香火越烧越旺,信徒遍布世界各地。
赤松山作为黄大仙成仙得道的宝地,是吸引众多的信徒日夜向往的仙乡宗庙,他们不远万里来寻找仙源,朝圣观光。赤松黄大仙宫将海外炎黄子孙的谆谆爱国之心紧密连接在一起,黄大仙“普济劝善,扶弱救贫”的精神也世世代代被广为传诵,发扬光大。

黄大仙 - 由来

香港的黄大仙庙香火鼎盛,而黄大仙究竟是何人,他又是怎样成“仙”的呢?
一种说法是:黄大仙是晋代术士黄初平。此说源出于《金华府志》。该志卷二十二“仙释”条云:“晋,皇(黄)初平,兰溪人,牧羊遇道士,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兄初起寻之四十余年,一日逢道士,引入山相见。问羊安在?初平日:在山之东。初起视之,但见白石。初平叱之,石皆成羊。初起遂绝粒,服松柏、茯苓,亦得仙。后还乡,其族尽亡,乃复去。初平别号赤松子云。”如此看来,黄大仙就是黄初平了,他别号赤松子,所以几处黄大仙庙名,前面都有“赤松”二字,叫“赤松黄大仙祠”,以示正宗。至今,金华民间仍流传着黄初平“叱石成羊”的故事。金华北山有地名二仙祠,“二仙”即指黄初平、黄初起兄弟。因他兄弟俱成仙,故有人认为黄大仙非指一人。而是指兄弟二人。二仙祠那地方,原建有赤松观。《金华县志》载:“赤松观,一名宝积观,在县东北二十里。西晋时皇(黄)初平、初起叱石成羊、白日飞升之地……”。只是这座建于西晋巍峨雄伟的黄大仙祠,早已荡然无存了。
此外还有一说:黄初平是广东东莞人,是东晋拜葛洪为师在罗浮山炼丹得道的黄野人。黄野人的家乡在石龙附近的水南乡。

黄大仙 - 信仰溯源

民间传说的发轫和传承
黄大仙的信仰与崇祀,相传早在黄初平飞昇後已经开始,也许在晋代已经发生。黄初平在金华山牧羊遇仙,在赤松山金华洞修炼成仙,加上“叱石成羊”,“证道得仙”等奇遇,非常引人入胜。再加上他们传说中能授人药方,度人成仙的故事,令初平兄弟为人所崇信。
自晋至清的黄大仙崇祀活动
赤松宫的落成与修建:据《金华赤松山志》,赤松宫於东晋时落成。赤松宫在未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奉诏更名“宝积观”。1951年,中国政府发展水利,建山口冯水库,宝积观才沉於水底。
叱石岩与叱石寺的由来: 明代以後,黄大仙的信仰传到广一带,新会县的羊石坑,就是因为黄初平“叱石成羊”的故事而易名“叱石岩”。
清末以降的黄大仙崇祀活动
1、普济坛的创设: 
原来广东的黄大仙信仰,是在1897年间,由一群读书人在番禺开始的。据记载,他们後来联集10名“善友”,请黄初平实设箕坛,并於同年农历十月,得黄大仙赐坛名为“普济”。
2、普庆坛的创设: 
晚清广东第间供奉黄大仙的庙宇,是位於南海的普庆坛“赤松黄大仙祠”。该祠始建於1901年,约在1903年竣工,占地十五、六亩。主要创建人是稔岗梁仁庵道长。
3、普化坛的创建: 
另一间供奉黄大仙的庙宇是普化坛,仍设於广州花埭,建於1930年,与被破坏的普济坛,相距约半公里,占地只有四、五亩。由当年出掌东军政的南天王陈济棠和他的姨太太莫秀英主力兴建。
总括来说,从这些仙迹传说、宫观祠庙,山志诗篇,我们可以知道黄大仙信仰的原始面貌和发展概略。

黄大仙 - 信仰核心

“有求必应”与“普济劝善”
据说黄大仙能“有求必应”,因而深受善信的崇祀,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惊迷梦》的序文记载,原来黄大仙的“有求必应”,必须要符合“普济劝善”的原则,这也是黄大仙信仰的宗旨;欲求富贵显达的话,他是“有求不应”的。
普济广施的传统
广州的普济坛,就是为“普济”而设。在救人急难的前提下,普济坛开展了施药的善举,及後扩展为赠医送药,成为黄大仙坛堂的传统事业。广东普济、普庆和普化三坛的祠庙均设医孳局,提供赠医送药的服务。香港沦陷期间,药局被迫解散,之後在1943年复开,至1956年啬色园全面开放後,赠医施药的事业更为扩展,在1980年落成的中西医药局,提供中医赠诊、西医诊疗、注射及配药的服务;同年更成立“啬色园医孳基金会”,接受各界人士的捐输。
除了赠医施药外,奉祀黄大仙的道堂祠庙,也有参与及发展其他慈善工作,包括施粥送饭、匿名送钱、施棺助殓、赠送棉衣等。今日的啬色园,已是一间有规模的慈善团体,充分发挥黄大仙「普济」的精神。
劝人以善的宗旨
黄大仙及其信众也重视「劝善」的推广。「劝善」是黄大仙「显灵」的最终目的,而印行善书就成为了当时道侣的首要任务。
第一种劝善之书是《惊迷梦》,於1899年刊印,汇收了1897至1899年间,黄大仙及列圣列仙降扶箕开示的诗文,大部分是他们劝世的苦口箴规。
第二种是《醒世要言》,於1906年刊印,汇编了1903年黄大仙及列位仙圣箕示的诗文,但比《惊迷梦》更集中於纲纪伦常的说教。
最后一种是于1963年刊行的《三教明宗》。全书分三部分,将儒释道三教神圣箕示的文章,汇集成编,分述三教义理。
自60年代中期以後,啬色园把劝善的工作不仅停留在言文上,还融入社会,藉兴学育才来播扬道德文化。自1968年,啬色园不断增建学校,时至今日已达12间:中学5间、小学4间和幼稚园3间。这些学校均以“普济劝善”为校训,当中还在中学课程设“经训”科,让学生认识三教要义。
黄大仙的徒众致力将“普济劝善”的宗旨见诸行动,与信仰融为一体,成为黄大仙信仰的核心。

黄大仙 - 画像

香港黄大仙的祠庙及道坛都没有供奉黄大仙泥塑或木雕的神像,反而是简单、平面的画像。开创供奉黄大仙画像传统的人,是香港黄大仙信仰的奠基者,也是啬色园的创建人之一的梁仁庵道长。黄大仙信仰在近代发轫於中国广东,主祀的祠庙都供奉黄大仙泥塑金身的神像。由於当时政局不稳,梁氏避乱南来,为求方便,因此舍塑像而带画像。这种折衷的做法却成了香港黄大仙信仰的最大特色。
黄大仙的画像,目前可见的大致有以下四种:
1、啬色园黄大仙画像
见於啬色园大殿神坛内,画中黄大仙盘膝坐在蒲之上,头戴道冠,身穿道袍。
2、元清阁黄大仙“自画”像
见於元清阁的神殿内,是在1947年间一次扶箕活动中,由黄大仙降箕,假箕手画出轮廓,再由道侣设色而成,可说是黄大仙的“自画像”,他手执尘拂,作道士打扮。
3、坊间流行的黄大仙画像
这种最为普遍,通常画在纸上,作为《黄大仙灵签》的封面,成为善信供奉的神像,在坊间随时可见。画中的黄大仙是唇红须黑,头戴道冠,身穿蓝色道抱,盘膝坐在蒲团上。
4、新绘的黄大仙画像
这是金华县一位画师在近年绘画而成的。画中的黄大仙作道士打扮,右手执尘拂,左手轻掐长须,衣袂飘摇。画像可於华松仙馆和元清阁内免费取得。

黄大仙 - 典故

叱石成羊:黄湓村的黄初起,有一个弟弟叫黄初平,初平15岁那年,赶着羊群到南山(金华山之南)放牧,就没有回家,家里人和亲戚朋友,满寻找,都没有一点影迹。一年又一年四十年过去了,还是没有一点音讯,黄初起现在虽然已是满头白发,但还是经常记挂起年轻时失去的弟弟。
这一天,黄初起听人说,兰溪集市上来了个求卦道人,很有灵。于是,他就到集市上来,请求卦道人为他弟弟黄初平一卦。道人听了他的一番回忆,说:“我曾在金华山中见到你弟弟黄初平,你弟弟叫黄初平吗?”他一听,高兴得心都快跳到喉咙,连声说:“是叫黄初平。”连忙叩头跪拜,央求道人带他去见弟弟。道人带黄初起来到山中石室里,果然见到了黄初平,兄弟俩抱在一起,高兴得眼泪满面流,说长道短,说个不歇。
哥哥对重新见面的弟弟,一看再看,好奇地说:“弟弟,四十年过去了,你皮肤还那么白嫩,头发还那么乌黑,牙齿还那么整齐,同当年十四、五岁时一样。时间四十年过去了,面容却还是昨天的样子,那么你当年的羊还在不在呢?” 
“当然在罗。”弟弟黄初平有把握地回答。“在哪里?”哥哥黄初起惊奇地问。哥哥随即跑到山的东面去看,只见白石磊磊,根本不见一只羊,回来对弟弟说:“你真会开玩笑,那里哪里有羊!”弟弟说:“有的,是你没看见。”于是哥哥就与弟弟一起来到山的东面,只听到弟弟大声叱喝:“羊起!”同时仙帚挥转了几下。先前初起看到的磊磊白石,随着初平的叱喝,立即变成活生生的羊:有的吃草,有的蹦跳,有斗角的……满坞都是羊,总有几万头。初起明白了初平已经炼成法术,修道成仙,就要求弟弟教导修炼。经过了三十年一心一意的刻苦修行,道法大成,能在青天白日之下不见身影,也成为神仙。兄弟二仙回故里黄湓村来看看,认识的亲戚朋友都不在人世了。他俩为乡亲做了许多善事,后来被人们识出真相,大家就尊称先成仙的弟弟黄初平为“黄大仙”,“黄大仙师”。

黄大仙 - 民间传说

黄大仙其实是玉皇大帝宫前的金龟,经过多年的修行,已得到了宇宙灵气,法术高强,有一天,金龟看到凡间大片土地,潇河无水,田稻被晒得如同干草,老百姓干渴得舌燥唇焦。金龟心肠十分善良,就把天河的水偷偷往下界喷洒,大降阵雨,老百姓都高兴得手舞足蹈,巡守天河的水神向玉帝禀报了金龟私自偷降雨人间的事。玉帝大怒,斥责金龟擅自动用天河水,犯了“天条”,于是罚他下凡人间为人,指派天庭侍卫押金龟到人间投胎,这位天庭侍卫官十分同情金龟被贬罚,很想择一户高贵人家让金龟投胎,召来几位城隍和土地夜询问,可是有一户人定,几代究苦,妻子怀胎就要临盆之时,金龟立即表示愿意去这户人家投胎,就在一个山麓下留下原身,灵魂跟随土地爷飞去黄盆村,从产妇的肚脐进入胎婴的肉体。这时,产妇户中金光四射,红光江满屋,产妇觉得腹内一阵转机,婴儿就产生了。其时为晋代,成咸和三年(公元328年)这家人姓黄,三年之前得了长子,取外“初起”,意思是希望从儿子这一代起,能摆脱贫困厄运。现在次子出生时,出现金光、红光,不知道是什么古怪,他希望次子能平安地成长,就取名为“初平”。黄初平八岁就在家放羊,性情纯洁灵存在慧,孝长尊幼,勤而好学,乡中父老都赞他圣贤。在黄初平十五岁的那年,有一天他在金化山下放羊,有一只小羊失足受伤,他就细心为小羊疗伤,小心护理,小羊依偎着他的膝下,甚为感动的样子。黄初平顿感悲伤,想到小羊长大以后,必然受到屠宰,帮而起了恻忍之心,十分烦忧,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恰好有一位道人经过,问初平为何如此的烦忧,初平就将原因说明。道士问好黄初平想小羊怎么样,初平说希望羊能长生不死,道士说这就简单了,于是施展法力把羊化成白石于山间。初平见了很惊奇,觉得很玄妙,同时起了修道之心,恳求道士收纳他为初平回答说:“徒儿笃信不移,不辞劳苦,无牵无挂,但求学道成功。”道士听了笑着说:“你有修道慧根,况且很有仙缘,只有勤于修炼,心成正果,你如此有恒心,老道就答应你了。”道士将黄初平引入赤松山的金华古洞,理悟修道玄机,刻得法道。
初平回到家乡,其父母已经仙逝,只见到他的哥哥黄初起,于是初平告诉哥哥他四十年的经历。哥哥问起初平当年的山羊到哪里去了,初平说仍在山中,哥哥不相信,于是初平就带他哥哥到山上看,只见一群白石,哪里有山羊呢?只见初平口念法咒,将手执的拂尘向山一挥,一声“羊起”,山上的白石顿时应声而起,变成千万只羊。他哥哥顿然觉悟到道法的玄妙,于是与弟弟一同修炼法道,
经五百年的修炼,黄大仙乘着仙鹤,哥呵骑着仙鹿一齐登上仙府,修得正果同列仙班,这就是黄大仙的生平和“叱石成羊”的典故。
初平得道成仙之后的民间施医赠药,警恶除奸,普善杉善,深得民心,广大民众称他为黄大仙或赤松仙子。
广州、西樵山、香港、东南亚一带,甚至美国均有许多信徒为他建庙立祠,香火旺盛。黄大仙的传说源远流长,民间颂扬他惩恶扬善,除妖捉怪,行医救人,劝善行善,种了关心人民疾苦的事迹。据《金华县志》的记载,宋朝嘉定年间,有一位叫唐季度的人,他的左眼经常不断的流眼泪,看了不少名医也没法治好。有一天他上山从一块很大的石头旁边经过。突然有人在叫他的名字,这个唐季度一看,原来石头上坐了一位道翁。道翁说唐季度乃善良之辈,不应受如此疾苦之罪,于是道翁把草药沥汁,敷在他的左眼,结果把眼疾医好了,后来唐季度得知这位道翁就是黄大仙,为了感谢医疾之恩,在家供奉黄大仙仙像,朝晚上香,而那块石头就叫黄大仙石。
宋元裕三年(公元1087年),这一年江南大旱,江河无水,稻草晒得如同干草,老百姓唇干舌燥,官府到金华山的赤松宫求雨,得到显灵,金华附近午里得甘露滋润,消除了旱災。黄大内固有“救人之功”和“祈雨祈晴”“随感随通”的仙迹,在宋孝淳熙十六年(1189年)和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得到皇帝封以“养素帝君“和“养素净正帝君”两个封号。
相传在古时候,南海西樵曾发生一场瘟疫,幸好黄大仙经过此地,为百姓解除了困疾,但由于患病的人实在太多,葫芦里的仙药不足。黄大仙叫大家不要担心,对大家说:没有药也不要紧,只要摸一下他的药葫芦也能将疾病消除,于是患病的民众争相摸黄大仙的药葫芦,结果瘟疫得以消除。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黄大仙这一功德事迹,将黄大仙的药葫芦雕刻在西樵山黄大仙圣境园内。
--------------------------------------
我在梦里, 有个道长告诉我,我以前有一世名为:黄北杏! 
梦里的我,是个光头。又一世是出家人!哈哈哈!
故把黄大仙请来了。我跟他也很有缘。 
哈哈哈!
阿弥陀佛 / 释莲厨 / 净业 / 真佛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